近幾個月來,人們關于包裝和環境保護的爭論似乎愈演愈烈。由于包裝透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甚至破壞著環境,因此包裝工業成為被關注的焦點。零售商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采取相應措施來減少包裝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了。
要做到真正的環保,并不只是在材料選擇上下功夫這樣簡單。廢棄物與資源行動組(WRAP)近期的研究顯示,英國家庭每年扔掉6.7噸左右的食物,這相當于他們全年購買食物總量的三分之一。由此,不難想象如果沒有能有效保存食物的包裝,那么因腐敗變質而被丟棄的食物將會更多。盡管人們并沒有將這一點作為衡量某一包裝環保性能的一項指標,但是它確實在影響著環境。
零售商們還發現,散裝出售的葡萄的貯藏損失率超過5%。如果以袋包裝形式出售,損失率則會下降0.5個百分點。如果再于包裝外使用編織籃加以保護,那么葡萄的損失率就會降為1.5%。采取同樣的方法,被塑料薄膜包裹的新鮮黃瓜或其它產品的貨架期也會延長5天。在這些領域,常常被指為“過度”的包裝,實際上都具有存在的價值。
正是由于能夠保護、保存食品,包裝才有了這些價值。因此任何企業在設計和制造包裝時,都必須重視包裝的基本功能。盡管人們應該從各個方面實現環保,但是環保在本質上不應以犧牲包裝的原始功能為代價。如果一個包裝不能滿足促銷、保護和保存產品的基本要求,那么它的存在也就沒有意義了。
但是這不是要否定任何能夠減輕包裝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的新材料和新技術。包裝的基礎功能和環保性能都非常重要。材料科學和先進的生產工藝能為終端用戶提供既環保又滿足促銷、保護等要求的包裝。
例如,從玉米等谷物中提取原料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樹脂便被描述為“綠色”塑料。盡管RPC公司的幾種熱成型系統能生產出PLA材料的包裝,但是他們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RPC公司目前僅可以運用這一技術來生產熱成型包裝,而不能運用模具注塑成型技術生產剛性容器。
在過去的20年內,塑料包裝回收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成千上萬的消費者主動加入到回收塑料包裝的隊伍,與此同時,回收包裝再加工工廠的建立創造了一個新的概念——“消費后再生包裝”(PCR)。
在這方面最受關注的莫過于消費后再生PET了。RPC公司已經將其運用于果汁包裝瓶和罐子。這些再生包裝僅用了25%~40%的新鮮聚酯材料,剩下的材料均為回收的PET樹脂,其生產過程的能耗還比原來下降了70%。
盡管如此,人們仍然不得不考慮這些產品所適用的產品和場合。例如,由于PET并不適合注塑成型法,因此如果想用這種方法生產任何含有再生PET材料的包裝,則不得不想辦法解決很多問題:包裝設計需要更簡潔;瓶壁的厚度可能需要達到原來的兩倍,但這樣一來又會使瓶子的整體重量增加260%;需要使用新的模具。另外,注塑成型的PET容器的其它性能也會受到影響,例如不適用于易開蓋以及不能用微波加熱等。
另一方面,再生聚丙烯(PP)材料的性能不太能滿足包裝的應用需求。這主要是因為目前正在使用的聚丙烯包裝材料等級過多,消費者在回收時不能識別各種不同級別的包裝,致使再生聚丙烯材料的質量不是十分令人滿意。但是,RPC集團Blackburn公司使用工業化回收的PP材料生產隱形眼鏡盒,而這一包裝材料的質量已經達到了食品接觸等級。這個例子也說明了塑料工業一直在不斷努力開發性能良好的環保包裝。
最好的證明便是輕量化包裝。RPC公司最新一代的防竊啟小壺的重量下降了5%。由于生產和運輸過程的能耗減少,包裝整體的碳排放量也得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