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不科學會導致血壓波動。如今,氣溫越來越高,不少中老年人流汗增多,會不自覺地吃更咸的食物,進而導致血壓升高。
要控鹽,除了在烹飪時少放鹽之外,還應該注意少吃咸菜、醬菜、火腿等含鈉鹽較高的食物。這些食物如果吃得過多,在內分泌的作用下會使血管敏感性增加,引起細小動脈痙攣,使血壓升高。據專家介紹,每人每天吃鹽量應嚴格控制在2-5克,即約一小匙。食鹽量還應減去烹調用醬油中所含的鈉含量,3毫升醬油相當于1克鹽。咸(醬)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貝類、蝦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頭、空心菜等蔬菜含鈉均較高,應盡量少吃。
春天容易上火,在飲食上應該清淡為主,遠離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在中醫看來,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多為陰虛內熱證,加之春季人易上火,出現口苦咽干等癥,因此飲食宜清淡。所謂清淡的飲食多指蔬菜瓜果類的食物,如薺菜、百合、苦瓜、紫菜、芹菜、菊花葉、馬蘭頭、甘蔗、海帶、海蜇、綠豆等。此外,醋、蜂蜜、海蜇、海參、茭白、芹菜、枸杞子、荸薺等對降血壓有一定作用。
血壓較高的朋友可以常備同仁堂的降壓丸,該藥的主要成分是珍珠母、龍膽、槐米、夏枯草、地黃、牛膝,該藥具有滋腎、清肝、瀉火之功效。用于肝陽、肝火上炎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耳鳴,血壓升高等癥。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