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業知識 Title list |
| 當前位置: >>資訊>>行業知識 |
來源:滄州海康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點擊:251 發布時間:2012/8/27 14:06:00 |
核心提示:鞏固完善我國的基本藥物制度將是新醫改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年內有望出臺的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相關政策目標已經確定:選準藥、供足藥、用對藥,基本藥物品種將擴充至700種。
鞏固完善我國的基本藥物制度將是新醫改下一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年內有望出臺的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相關政策目標已經確定:選準藥、供足藥、用對藥,基本藥物品種將擴充至700種。
目前衛生部、醫保局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參與了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制訂工作。“從原來的307種擴充到700種,更多的中成藥品種有望加入到新目錄中。這一點,從各地的增補目錄中已經顯示出來。”一位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
衛生部藥政司副司長鄭宏表示,截至目前,已經實施三年的基本藥物制度已實現覆蓋?;鶎俞t療機構已實現基本藥物的零差率銷售。
基本藥物制度成果初顯。據江蘇省藥品集中采購中心主任尹明芳介紹,2011年,藥物價格進一步下降,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標產品與國家發改委確定的零售指導價相比,降幅達到59.79%。
但在實施過程中,各地也反映基本藥物目錄品種比較少,劑型比較單一,不能滿足各地基本用藥的需求。從管理部門的角度看,2009版目錄出臺時是作為基層版,要求基層全部配備使用,其他醫療機構按規定比例使用。因此,對其他醫療機構的指導、規范、約束作用不夠強。
“因此,2012年將出臺適用于各級基層醫療機構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鄭宏稱,將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目錄科學遴選調整機制,通過科學遴選,為目錄選準藥,要按照基本藥物管理辦法,結合地方增補藥品以及各級醫療機構基本藥品使用情況,突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基層防治的需要,適當增加多發病、慢性病的用藥,同時向老年、兒童用藥傾斜。
鄭宏還表示,將進一步優化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類別,初步規范基本藥物目錄的基本劑型、標準和包裝,促進基本藥物目錄與醫保具體支付能力掛鉤。“實際上,從過去三年醫改的情況來看,基本藥物目錄的品種是與醫保的籌資能力、支付能力相關的。”
值得關注的是,以基本藥物制度為重要內容的新醫改正在給我國的醫藥工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據鄭宏介紹,2011年醫藥工業全行業的產值在1.5萬億以上,利潤在1500億以上。(上海證券報/宦璐)
基藥目錄的擴容無疑將擴大受益藥企的數量。但是如果主打藥品遭基藥目錄排除,可能使上市藥企業績出現“瀑布式”下滑。
沃華醫藥是最生動的例子,公司今天發布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1-6月實現凈利潤203.23萬元,同比增長414.10%。但在2011年二季度以前,公司經歷了慘烈的業績下跌,原因就在于主導產品未入選國家基藥目錄
在2009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中,沃華醫藥雖然有三七片、橘紅丸、蛇膽川貝液等25個中藥品種被納入基藥目錄,但是由于毛利率高達82.51%的主打藥品心可舒片被排除在外,在各省基本藥物招標中遭禁入,沃華醫藥業績自2010年一季度開始出現連續大幅下滑,最終由盈轉虧。此后,公司將心可舒片增補進省級基本藥物目錄,使業績起死回生,2011年三季度開始再次盈利。
針對即將出臺的新版基藥目錄,沃華醫藥7月27日表示,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年底前擴大基本藥物目錄,但其心可舒片能否進入即將擴大的目錄,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公司還稱,國家醫改進入攻堅戰階段,藥品降價問題已提上議事日程,公司主打產品心可舒片也將面臨降價的政策趨勢。當前中藥材價格穩中有降,中成藥價格的調整已越來越迫切,心可舒片降價,將再次重創公司盈利能力。
最嚴限規八月生效
2012年8月1日開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將正式生效。根據安全性、療效、細菌耐藥性、價格等因素,抗菌藥物將劃分為非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與特殊使用級,以控制臨床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
《辦法》對相關上市公司的打擊已經顯現。2011年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整治以后,魯抗醫藥、仟源制藥、聯邦制藥、金城醫藥等抗菌藥物企業遭遇了大面積的業績滑坡。
記者獲悉,為促進《辦法》的良性運行,衛生部目前正召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管抗菌藥物整治的負責人相繼在合肥、貴州、西安召開會議,匯總抗菌藥物臨床整治過程中出現的深層次問題,并研究解決方案。
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藥事管理部主任吳永佩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辦法》的實施,抗菌藥物限用將走向常態化。未來在配套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上,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吳永佩表示,國內抗菌藥物過度使用較為嚴重,希望能夠通過持續整治使用藥量降到國際平均水平。他介紹,抗菌藥物使用最好的地區是北歐,但因中國人口數量、空氣質量、環境質量等因素與其差異較大,短期內無法使抗菌藥物使用降到同樣的水平。
《辦法》試行前,國內抗菌藥物占全部藥物市場份額的25.38%,其中抗生素占抗菌藥物的75%以上,頭孢菌素類則占比接近50%。國內銷售前10位的藥物中,有4種是抗生素,且多為頭孢類抗生素。而在發達國家醫藥市場,銷售前10位的藥物中沒有抗菌藥物,且以降脂藥、抗精神失常藥等居多,頭孢菌素及抗菌復合制劑僅占2%。
通過整治,抗菌藥物的過度使用得到控制。IMS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下半年開始,國內抗生素藥物銷售額下降幅度大幅高于銷售量的縮減幅度,2011年第四季度全身用抗感染藥物的增長率為-10.69%。
中藥抗菌制劑則成為《辦法》施行后的獲益品種。上海凱寶近日在2012年中報中表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受到整治,將為公司中藥清熱解毒類產品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國藥控股高級行業研究員干榮富介紹,由于未被列入《辦法》限制范圍內,2011年下半年開始,中藥抗菌制劑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據介紹,同仁堂、天士力、天方藥業、宛西制藥、白云山、香雪制藥等A股上市中藥企業均有產品涉及。
吳永佩對記者表示,國內藥企的同質化生產是造成抗菌藥物過度使用的推力之一。他認為,國內藥企太多,促使抗菌藥企重復生產嚴重、水平參差不齊,并導致行業不規范競爭加劇,醫生和患者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加大。還有部分抗菌藥物由于毒性大、療效不確切,在國外早已被淘汰,但國內藥企卻加以引進并競相生產,也引起了行業環境的惡化。通過《辦法》的實施,可以抑制低水平重復生產行為,促進藥企的整合。
此外,考慮到兒童藥劑型較少的特點,兒童藥物的研發和合理使用將獲政策傾斜。
此外記者了解到,除抗菌藥物外,未來全身用抗菌藥物、消化道與代謝藥物、心血管系統藥物、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藥、神經系統用藥等6大類藥物中也將有少部分藥物因效果不佳或副作用突出,可能被列入限用范圍。如占2011年用藥第9位的氨曲南,在衛生部2012年的一次內部會議中被相關專家評價為用量過大、本藥抗菌譜窄,不宜作為經驗治療等;核糖核酸及脫氧核苷酸鈉均為可用可不用的N類藥品,臨床上療效不佳,被建議停用;針對靜脈輸液過度使用問題,衛生部專家也認為,應該制定相應管理辦法,展開專項整頓。(中國證券報/劉國鋒)
 | 相關鏈接 related lin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