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業知識 Title list |
| 當前位置: >>資訊>>行業知識 |
來源:滄州海康藥用包裝有限公司 點擊:594 發布時間:2020/3/28 23:17:00 |
醫藥技術不斷發展,醫用器皿也隨之不斷改良,今天給您介紹一下西林瓶的發展歷史。 在盤尼西林沒有批量生產之前,這種瓶子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玻璃瓶,沒有什么特定的用途,常常被用來盛放碘酒、酒精等常見的液體溶劑,有時候也會儲存一些粉末狀的化學藥品。瓶子種類也很簡單,只有大小和顏色之分,常常配合一個磨砂的玻璃蓋子,用來防止所盛藥品的污染以及揮發。 1928年,A.Fleming首次發現盤尼西林,但是那時人們并未重視,并且盤尼西林也僅僅存在于有著青霉菌的培養皿里,沒能被提純出來。到了1938年的時候盤尼西林才被E.B.Chain重視起來,并且和L.H.W.Florey一起開始了關于盤尼西林的進一步研究。也就是那時,盤尼西林被第一次盛放在西林瓶里。 了使盤尼西林更好地應用于臨床,E.B.Chain和L.H.W.Florey開始研究冷凍干燥技術,西林瓶也隨之開始一系列的改進,冷凍干燥技術首先就是要求瓶子能承受住極大溫差以及負壓的考驗。在當時,因為受經濟因素的影響,大多數的西林瓶都是由鈉鈣玻璃制成的,這種玻璃硬度不高,也不十分光滑,為了經受住凍干考驗,人們開始將材質升級為硼硅玻璃。緊接著,因為注射液的安全性考量以及存儲運輸要求,玻璃蓋也被換成了橡膠蓋,這樣,無論是減壓干燥時的減壓操作,還是儲存過程中的密封,或者是注射時的進針復溶,西林瓶都可以有不錯的表現了。為了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防止有人利用膠塞良好的復原性而向瓶中注射有害物質,最后還要在膠塞上加蓋一層金屬或者塑料蓋子。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進,西林瓶已經成為了盛放盤尼西林的首選容器。在二戰末期,承載著已經可以批量生產的盤尼西林,西林瓶也一起走進了戰場,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也成功扭轉了戰局。也正是因為在二戰中優越的表現,人們開始習慣稱之為西林瓶(Penicillin bottle)。 時至今日,西林瓶已經成為了凍干制劑的首選包裝,為了滿足人們的要求,西林瓶的種類也十分的豐富。按材質分,有鈉鈣玻璃、低硼硅玻璃、中硼硅玻璃、高硼硅玻璃;按顏色分,有棕色的避光瓶,還有利于觀察的透明瓶;按規格分,有數十種規格供選擇;按照工藝分,有管制瓶和模制瓶,兩個類別在外形和功能上就可以明顯區分出來,管制瓶外表看起來光亮些,透明度比較好,也可以應用到凍干之中;模制瓶則要粗糙些也不能承受凍干帶來的極大溫差和壓力。在制作工藝上,管制瓶是先拉成玻管,然后用玻璃管在立式轉盤式機器制成瓶子,模制瓶是用硼砂、石英砂在窯爐行列機生產做成的,管制瓶不使用模具,只使用兩套模輪,而模制瓶需要整套模具。 小小的西林瓶,不僅承載著無數歷史的印記,也記錄了醫藥行業的發展和進步,更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西林瓶,因為一個藥而有了自己專屬名字,這是我們對它表現出的最大敬意。  | 相關鏈接 related li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