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降價、治理商業賄賂……今年以來,在連番的政策調整之下,20多年來一直保持快速發展的制藥業頻遇寒流。業內人士驚呼:制藥業進入了冰河期。一些企業開始尋覓,發展機會在哪里?
其實,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得更遠就會發現,盡管當前的政策調控給醫藥行業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這些政策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培養和提升中國制藥業的競爭力。普藥高價的泡沫被破除,就能淘汰一大批沒有實力、沒有競爭力、沒有研發能力的中小制藥企業。只有劣質企業被淘汰了,優質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制藥業的發展前景仍是美好的,即使是當前,企業也面臨著四大戰略機遇。
1.并購和研發能力提升的機遇
在藥品降價和國家治理商業賄賂的大環境下,大量中小藥廠因為營銷渠道薄弱,產品結構單一,銷量大幅下滑。這些中小型企業包括一些中小型研發機構目前處境艱難。這就給優勢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并購機會。優勢企業可以通過并購獲得研發能力,取得優勢品種,完善產品線。這是當前最大的機遇。
2.管理能力提升的機遇
不少本土制藥企業在管理制度、生產流程、人員素質上,與跨國制藥企業相比有較大差距。比如營銷上,帶金銷售暢行,導致企業規范化學術營銷的能力比較薄弱。
但良好的銷售形勢卻長期掩蓋了這些問題。目前的形勢下,這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這對企業來說,也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正視問題,盡快調整、改善,危機反而會變成機會。
3.渠道、終端占有率提升的機遇
治理商業賄賂和藥品降價,導致大量中小企業、自由營銷人的銷售渠道和贏利空間大大被壓縮,因此,隨著政策調控的深入,市場將變得更加規范、干凈。實力型企業可以借機擴充隊伍,提高渠道和終端的占有率。目前拜耳、諾華等跨國藥企擴招銷售隊伍,正是因為看到了市場占有率提升的機會。
4.品牌提升的機遇
治理商業賄賂還將給企業帶來品牌提升的機會。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偏重帶金銷售,忽視規范的學術營銷和品牌營銷。當前帶金銷售行不通了,企業正好可以加大品牌打造的力度,一方面可以維持產品對醫院終端的覆蓋;另一方面,在強勢媒體上加大投入,可以提升企業的形象和產品的品牌,進而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分析認為,對整個制藥產業來說,現在已經進入行業的戰略轉型期。在這個轉型期內,行業的營銷法則正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制藥業正在經歷從產品營銷到企業營銷、從營銷產品到營銷戰略的重大轉變。對于有實力、有雄心的制藥企業來說,其實正是戰略機遇期,企業應該把注意力從銷售產品轉到營銷企業核心競爭力上來,即著眼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獲得,著力于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營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