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包裝“十二五”規劃》有望隨《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在近期一同出,為此,相關公司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相關個股有望受益。結合機構研報分析,4股將最受益,市場機會顯現。
醫藥包裝十二五規劃出臺在即 首推材料相容性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處長李宏20日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作為重要子規劃之一,《醫藥包裝“十二五”規劃》有望隨《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規劃》在近期一同出臺。
參與制定規劃的中國醫藥包裝協會副會長蔡弘介紹,《醫藥包裝“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含有五項重點內容,包裝材料相容性將是監管部門2012年重點開展的工作內容。據介紹,2010年中國醫藥包裝總產值達350億元。
重點發展8種包材及相容性
蔡弘表示,藥品包材的相容性工作將是國內藥廠即將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是《規劃》五大重點內容之一。
2012年開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重點推動開展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和安全性評價工作。建立藥用包裝材料的評價程序和方法,保證藥品使用包裝材料的安全、有效。
上海新先鋒藥業公司首席科學顧問高鵑介紹說,隨著新版GMP的實施,藥品包材相容性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包材成分與藥品之間存在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造成潛在危險。
10月1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審中心已對新制定的《化學注射劑藥用包裝材料相容性指導原則》進行了第一次討論,預計不久將出臺。
《規劃》其他重點內容指出,未來五年我國醫藥包裝業將重點發展新型、環保可降解、使用便捷的藥用包裝材料和容器。包括I級耐水藥用玻璃制品、預灌封注射器、多室袋輸液包裝等自帶給藥裝置的包裝形式、適合中藥材及飲片質量要求的包裝材料、PVC替代產品和技術、具有溫度記憶功能的藥用包裝材料、藥品兒童安全包裝和方便老人及殘障人使用的包裝形式和材料等八種包材。
與此相應,包材專用原輔料的生產將一并升級。《規劃》要求,積極開發藥用包裝材料專用原輔料、添加劑、配件,包括具有高潔凈、高加工性能等特性的原輔料、注射劑吹灌封(BFS)生產工藝專用塑料樹脂、潔凈無菌包裝膜等。《規劃》同時鼓勵符合GMP要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先進的藥用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生產裝備的開發和應用;推動制定與實施藥用包裝材料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重點治理行業散、亂格局
中國醫藥包裝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醫藥包裝領域有1500多家生產企業,3200多張產品注冊證,可以生產90%以上的包材產品。2010年,26%的企業有產品出口。20多個產品在美國FDA備案處于活躍狀態。55%以上企業有專利,其中自主發明專利有30家。
但是,國內醫藥包材行業問題突出。主要表現在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裝備、技術及管理水平低,中低端產品低水平重復嚴重;自主創新能力弱;藥包材安全性及與藥品相容性的研究不夠深入;缺乏人才培養機制,高技術人才緊缺;標準化戰略和體系欠缺等。
來源:慧聰制藥工業網